《“十四五”城镇化与城市发展科技创新专项规划》中排水监测内容浅析—智慧排水之乱弹(85)作者:赵冬泉 小编按:排水管网的建设和管理,国家相关政策文件和顶层规划的指引至关重要。目前,已经发布了多项十四五相关规划,今天我们来看看科技相关的规划中,有哪些和排水管网监测相关的要求和内容吧。 1、回顾一下重要十四五规划内容 2021年6月,国家发展改革委与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了《“十四五”城镇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发展规划》,强调了“系统提质增效与结构调整优化”的重要性,明确了信息化系统建设的价值,常态化监测是运行维护的重点内容之一。参见:浅谈污水十四五规划与排水监测诊断—智慧排水之乱弹(60)。 2021年12月,国务院印发的《“十四五”数字经济发展规划》,作为我国首个数字经济五年计划,强调了数字经济的重要性,提出要“加快推进能源、交通运输、水利、物流、环保等领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。推动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,提升市政公用设施和建筑智能化水平。”的要求。参见:清环助力“十四五”排水管网数字化升级。 2022年7月,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《“十四五”全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》(建城〔2022〕57号)【本文简称:建设规划】,明确提出了十四五”城市基础设施主要发展指标“市政管网管线智能化监测管理率(%)“。参见:《“十四五”全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》中监测感知内容浅析—智慧排水之乱弹(77)。 2022年11月,科技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了《“十四五”城镇化与城市发展科技创新专项规划》(国科发社〔2022〕320号)【本文简称:科技专项】(https://www.most.gov.cn/xxgk/xinxifenlei/fdzdgknr/fgzc/gfxwj/gfxwj2022/202212/t20221206_183776.html)。明确了“十四五”时期城镇化与城市发展领域科技创新的总体思路、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。 2、科技创新转型规划相关内容分析 通过词频统计,我们发现,科技专项规划中提到智能40次,提到智慧21次,提到监测或感知共计14次,比建设规划略少,但是趋势相似。可以看出,无论是从科技创新的角度、还是设施建设的需求出发,实现城市相关基础设施的智能化功能、未来达到智慧的目标,都是2本规划强调的内容之一,这都需要监测感知手段的科技支撑和数据支撑。 科技专项在“一、形势与需求”中的“(三)我国城镇化与城市发展科技创新战略需求。”中强调:“提高城镇规划建设科学化水平与城市运行智慧化水平,引领住房城乡建设低碳转型,促进城镇可持续发展,全面支撑建设宜居、创新、智慧、绿色、人文、韧性城市。”强调我们城镇建设的科学化与智能化要求,不仅是科技需求,也是专业发展的必然阶段,这个在全文强条的总则中,也有明确的规定,参见:全文强条《城乡排水工程项目规范》中信息化内容浅析—智慧排水之乱弹(72)。智慧化的趋势势不可挡,我们必须拥抱变化,努力创新,为排水管网的智慧化贡献一点微薄的力量【清环5周年:坚持排水管网监测“专精特新”发展路线】。 科技专项在“三、发展目标”中要求:“关键核心技术装备研发能力显著增强。实现建筑与基础设施功能提升、智能建造和智慧运维、公共文旅服务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的国际并跑与局部领跑。”可以看出,发展目标很清晰,一方面强调硬实力,就是要有关键核心技术装备,只搞软的肯定不行,虽然好看,但是可能只能讲故事,而不是实际发挥价值。同时,对科技创新的结果也很明确,就是提升基础设施功能,改善设施运维和建设效率,这才是智慧化的本质。可以看出,科技专项很务实。 科技专项在“四、重点任务”中的“(二)加强城市更新与品质提升系统技术研究。”中明确要求:“研发建筑与基础设施的智能检测、监测技术与装备”。这需要很多细分领域的深耕和技术研发,清环将基于排水管网在线监测的专业特点及现有难题,在液位、流量、水质、主机及中继4个技术方向上开展持续的研发创新及迭代优化,并抽丝剥茧,逐渐趋向底层技术,围绕可靠性、准确度、代表性、耐用性、专业化、特色化等方面的要求,识别关键技术要点,进行迭代突破,形成完整且持续进化的自有技术体系。 不好意思啦,做了一些技术细节的马赛克,有些技术不敢拿出来讲 “(三)加强智能建造和智慧运维核心技术装备研发。”中强调:“推进市政公用设施的物联网应用和智能化改造,提升建筑与市政公用设施系统协同管控能力、保障设施供给安全,提升城市运维效率。研究建筑、大型交通枢纽与市政公用设施智慧运维关键技术装备,研究城市数据大脑及数字孪生城市建设理论与技术,构建全场景智能监测预警和智慧综合运维服务平台”。这一部分重点任务很“硬”,也和我个人认知一致,我认为排水管网面临的两大问题就是安全和效率,这个必须通过分布式、物联网监测来解决。软硬件一体化,会让这个工作更容易推广应用。 “(四)加强绿色健康韧性建筑与基础设施研究。”中要求:“城市应急避难场所、防洪排涝等基础设施建设、评价和运维技术”;“(五)加强城镇发展低碳转型系统研究。”中要求:“研究供排水设施低碳排放与提质增效协同优化技术,城市水循环体系智慧管控”。不管是开展评价、优化、还是管控工作,数据是基础,是基石【参见:技术持续推进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之数据基石—智慧排水之乱弹(65)】。当然,也需要开展专业算法研究,支持更好、更快、更有效的数据分析诊断工作,这方面,我们要基于监测云平台进行不断升级,发挥数据价值。3、科技创新的保障措施 科技专项在“五、保障措施”中强调:“鼓励各级地方政府加大财政扶持力度,强化对新型城镇化相关产业投入的引导和带动作用,建立以政府扶持为引导、企业投入为主体、多元社会资金参与的创新投入机制,推动建筑业等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。”这是老话了,但是很重要,产学研需要有机结合,企业持续投入研发,才能有真正可产业化应用的科技创新成果。我们有幸参与了2022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“污水管网动态运行信息采集与分析技术及设备研发”课题的研发,期待在三峡环保集团和清华大学等的带领,研发高水平、高质量的监测仪表。 同时,我们也将持续高强度的研发投入,做好持续的研发工作,为研发高质量、高品质的监测设备,提供多种保障条件【参见:监测设备的质量和良心—智慧排水之乱弹(30)】。
文章分类:
乱弹合集
|